《老子模式的科学矛盾性》 –兼与孔子模式的科学兼容性相比较 (1)

AC_Nautik_Seminar.jpg

Seminar von AC Nautik für das Küstenpatent in Kroatien. Seminare in Wien,Graz,Salzburg,Opatija, Graz und Zagreb.

吴小萌

(一)

我在我最早版本的《孔子模式与西方科学》中,有如下的开场白:

【一位老人,光着脚,站立在清凉的秋日河水中,望着夕阳,感受着西去的水流,发出内心的慨叹: “唉,那些过去的人和事,不就像这溪流一般吗,日夜不停地流向西方,远去了,就永远也回不来了!”

        这位老人,就是孔子。那年他70岁,他最喜欢的徒弟——颜回刚刚死去,他还没从哀伤中走出来。那条河,叫泗水(泗水,发自蒙山,从东向西流淌)。那一年是公元前482年。】

      【在地球的另一端,在古希腊,在加斯他河流入爱琴海的入口处,一位看起来比孔子小20岁左右的男子,坐在以弗所城高大的阿尔忒弥斯神庙的阴影里,也是对着夕阳,也是望着西去的河水,弱弱地说到: “看来,人是真的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这位瘦弱的男子,叫赫拉克利特。

        他抛却王子的生活,到这里修行,已有很多年了。他说这话的时候,也是公元前482年,也是秋天。这一年,赫拉克利特拒绝了波斯国王请他去王宫教导希腊文化的邀请。他说: “我有一种对显赫的恐惧,我只满足于我心灵中那些渺小的东西。”】

当然,这两段文字都属于“文学类”的文字,而实际上,孔子与赫拉克利特,他们两个人在两千多年前的言行状态,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地将其反映出来。此外,两个人也没有丝毫的关联,文中年代的巧合,不是出于考证,而是我凭着大概的年代证据,生生“臆想”出来的。

但是,孔子和赫拉克利特,他们却同样地说出了、或感觉出了一个几乎全人类都感觉出了的一个“真理”,那就是“时光一去不复返”,即使复返了,也不是原先那个时光。(这个“真理”,就连主张“轮回”的佛教也是认同的。至于具体是如何认同的,恕不在这里详述。)

(二)

这个“真理”,在后来发展出来的“西方现代科学模式”里,被总结成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叫做“宇宙大爆炸模型”。这个模型认为,宇宙起源于约140亿年前的一次宇宙学意义上的大爆炸(类似我们今天一般现实意义上的炸弹爆炸),之后不断地膨胀,至今仍在膨胀。这个模型,从实证科学角度,已经被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的“红移”等现象所证实,也被一些现代时空理论所肯定。

既然我们所生存在内的世界的“大趋势”是类似爆炸式的向外扩张的,并且现在仍在扩张,它当然也就是正在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的,当然也就不可能是在短时间内“能够自己返回”的。

第二种说法,叫做“熵增加原理”,也叫“热力学第二定律”。实际上,这个理论还存在着许多其他形式的表述,但总的理解是这样的:也就是说,世界演化的“大趋势”,是“自发”地从有序走向无序。这个理论,也已经得到了“全部”现实的证实,至今没有任何一个现象表明,万事万物的“自发”演化,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从这个理论而来的一个有关时间的推论,那就是“时间单向性”,或用文学一点的说法,叫做“时间之箭”,或更时髦一点地,我们把那个英国科学家霍金也拉进来。

实际上,这两种科学说法,也是可以互相印证的。

其一,如果大爆炸的“稍后”的较大膨胀的状态,可以“自发”地回复到“稍前”的较小膨胀的状态,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后来的“较晚”的那个时刻,也可以“自发”地回复到先前“较早”的那个时刻的(我们把大爆炸开始的时刻定为“零点”),而这种现象是不存在的。

其二,如果我们的世界,不可能回复到较早的状态,也就不可能回复到时间开始时的“零时间”的状态,更不能回复到“负时间”的状态。也就是说,大爆炸以前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凭着在“正时间”内所展现的万事万物的观察,是得不出任何推论的。

这样一来,孔子的所谓“逝去的人不能返回”,和赫拉克利特的所谓“时间不同,河流也不同”的想法,就都具有了科学上的一致性。

(三)

在《道德经》的第四十二章里(这里,我们不训诂《道德经》这篇文章与老子之间的关联,也不训诂是否有老子这个人,也不训诂老子和孔子谁大谁小。我只把《道德经》作为老子模式的代表著作来看待。下同),老子有这样的一段话: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我们不去追究老子要讲的是属于“本体论”,还是“宇宙发生论”。我们暂且跳开“玄学”的泥沼,我们不去“思想思想”,我们只考虑他这句话的抽象顺序,只考虑他这句话的“单向性”。则我们不难看出,老子哲学的最根本的出发点,也是“自发单向”的。他认为,万事万物的“自发”演化,在我们不谈外界干预与否的情况下,有着从简单到复杂、从少到多、从有序到无序的趋向。

这个趋向,用在科学宇宙论上,便是大爆炸模型;用在熵理论上,便是熵增加;用在时间单向性上,便承认了时间之箭。显然,老子的这个总趋向,与孔子的“逝者如斯夫”的无奈慨叹,以及赫拉克利特的“流动、变化、不重复”,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重要的是,老子说出这句话以后,就没有再说出类似于“自发地,万物可以回复到三,再回复到二,再回复到一,再回复到道”的这种“镜像”相反的话,而只是阐述了“反者道之动”的道理,以及“复归于朴”的努力,而这,正是我们后续要展开评论的地方,也是老子模式在科学上内生矛盾的地方。

(四)

孔子模式中也有类似于老子的“三生万物”这样的基本世界观,只是它来自于与“阴阳家”的“联姻”,而不是来自于儒家本身。在春秋战国时代,阴阳家与老子学派,是源出不同的两家,只是在魏晋之后,诸家开始混杂,阴阳家和老子,都被归并到了道家门下,以至到最后,“儒释道”之间也大为混杂了。

关于孔子模式与阴阳家之间联姻的线索,我有如下总结:

首先,儒家有许多流派,也有许多基本方法论上相互矛盾的著作。《论语》、《大学》、《中庸》等这些著作,在孔子模式的基础上,作者各自结合其所处时代的其他各家理论,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对孔子模式的“进化”。但整个儒家的世界观,却还是被坚守了下来,其中之一,便是对现实世界的演化顺序的抽象解读。

其次,对于阴阳家用来占卜的主要著作《易经》,孔子应该是接触过的。《论语》中记载“加我数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孔子对《易经》的知晓。即使“易传”上的言语不是孔子所加,但我认为,孔子对下面这段话所表达出的世界观,是持认同态度的:

“易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在上面这句话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了六十四卦,还进一步有了各种千奇百怪的“变爻”。

我们还是撇开容易使我们陷入玄学的陷阱,不在这里讨论“太极”与“无极”的区别,不讨论“太极”与“道”的区别,也不讨论“太极”与“一”的区别,我们就会得出,孔子模式中的这个说法与老子模式中的“三生万物”的说法,是一致的。

他们的一致性在于,中国古人在观察周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演化的基础上,都认为整个看得到的宇宙世界,都具有一个单向的自发演化趋向,这个趋向就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少到多、从有序到无序的趋向,并且这个趋向,不会整体倒过来进行,哪怕局部可以“倒过来”。

(五)

整体不能倒过来,但是局部可以倒过来。对于这个现象,被老子总结在“反者道之动”中。

但是,反者道之动,在科学上应有一个前提。《道德经》大谈反者道之动,却没有提及这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系统的“非线性”。

在理论世界中,我们有两类系统,一类叫做“线性”系统,另一类叫做非线性系统。尽管现实世界的系统,从本质上来看,都是非线性系统,但从它们的表现来看,还是可以分成“明显的线性”和“明显的非线性”两类。老子所言说的,是后一类。

老子所谓的“洼则盈”,就是一个极形象的“反者道之动”的例子。但是,这个例子所指的,应是复杂系统下的“洼则盈”,而绝非简单系统下的“洼则盈”。

拿一只装了水的杯子来举例。一只只装了半杯水的杯子,无论如何,不会“自己”将杯子注满。它只是存在继续注满水的容量,但不存在“能力”,这个能力,必须是来自于“外部”,并与外部构成一个“互相利用”的复杂系统,才可以在一个“复杂系统内部”完成注满水的动作,也可以完成半杯水被消耗的动作。

再比如,一个水塘,在水塘干涸的时候,或只有半塘水的时候,这时候天下雨了,于是水塘被注满,“洼则盈”了。等太阳出来了,太阳的热量,使得水塘蒸发,水塘就又变成半塘水了,或是见底了。这里,水塘、雨水、太阳,就构成了一个复杂系统内的关联要素,否则,单凭只有半塘水的水塘,永远也不可能实现“洼则盈”。

那么,什么叫做复杂系统的非线性呢?

还拿杯子做比方。如果这个杯子被持续不断地注水,当杯子被注满水后,水会向外溢出来。这时我们假设,杯子是个大杯子,杯子口很高,或者是“无穷高”,则杯子会永远处于“半杯水”的状态,永远也注不满。这个,就叫做线性,线性的事物,会沿着一个方向,一直进行下去,不拐弯;而非线性,到了一定时候,会拐弯。

在水塘的场合,我们当然也可以假定水塘的边缘无穷高,于是水塘会一直处于被雨水注入的状态,永远也不会被注满。而现实世界,这种水塘是不存在的,不光是“线性”的水塘不存在,线性的“一直下雨”的状态也不存在。

非线性,是复杂体系的一个重要性质。本质上讲,现实的系统都是复杂系统,都具有非线性;但我们也时常会在一段时间内,局部地看到“孤立”的、只有半杯水的杯子,不被注满也不被倒空;如果杯子被罩上盖子,那半杯水的表观物理状态,会一动不动地在那里保持很长很长的时间不变化。

(六)

老子观察到,现实世界中充满了非线性!所以他说“反者道之动”。

他观察到,人吃饱了会饿,饿了还要吃饱。他同时观察到,人的胃就那样大,它被装满了的时候,就会使人产生饱胀感,人便不再进食;等它空了的时候,会“自动”地促使人再次进食,再次在胃里装满食物。

老子放眼到自然界,观察到了同样的现象。他发现,整个自然界也是这样演化的。雨水注满池塘,池塘又会干涸,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池塘再次被雨水注满。

老子把眼光收回到人类社会,他发现了人类社会存在着与自然界相类似的现象。人类不光吃饱了饿、饿了再吃;人类社会组织形态的演化,也是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

于是,老子得出结论,他认为,社会的演化运行,与自然界的演化运行,与人体的演化运行,在“反者道之动”上,是一样一样的,都在进行着“自然地反复”。

这样一来,相信老子模式的人们,就一定要记住了:老子是同意将自然规律应用到社会规律上来的,他从“反者道之动”出发,等同了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至此,我们看到了老子模式的科学吻合性的几个方面,我们来稍作一个小结如下:

第一, 老子的“三生万物”,与科学上的熵增加理论,和宇宙大爆炸模型,是吻合的。

第二, 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符合“后现代科学”的复杂体系的非线性演化模型。

第三, 老子的将自然演化和人类社会演化等同起来的观念,是符合从物理到生物、从简单到复杂的现代科学观的。

接下来,我们将看到,老子模式中的与现代科学相违背的一面。这些对立面的出现,使得老子模式本身有了内在的、不可融合的内生矛盾性。因为科学本身是不矛盾的、自洽的,而一半符合科学、一半不符合科学的老子模式,自然也就是本身不自洽的。

(七)

待续…

作者声明: 本专栏展示的文章皆为吴小萌原创,版权由作者所有,任何引用务必注明出处,任何构成抄袭的使用和未通过本人许可的使用,皆为侵权,违者必究。

注释: 该文章由作者赠稿,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