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论语》解读之“上智下愚

AC_Nautik_Seminar.jpg

Seminar von AC Nautik für das Küstenpatent in Kroatien. Seminare in Wien,Graz,Salzburg,Opatija, Graz und Zagreb.

选自《孔子模式和西方科学》

吴小萌

(一)

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是“知”与“不知”相共存的思想,是“确定”与“不确定”相补充的思想…我们不好也不该将其偏颇…

孔子的这个思想,在下面这段话中,作了集中的反映:

有一天,孔子告诉子路关于什么是知识的道理…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的意思是,“知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知道的或可以知道的;另一部分是不知道的(也可以是暂时不知道的)或不可以知道的…这两部分的知识的总和,构成了知识的全部。”(别忙着批评我,请看后面的附记…)

(二)

孔子认为,对于确定的或可以知道的部分,我们可以去学习、去探讨;对于不确定的或不可以知道的部分,我们可以将它们束之高阁、敬而远之,没说它们是否存在或不存在…

孔子对“鬼神”、“死亡”、“怪力乱神”一类的神和事,一向是采取这种敬而远之的态度的,敬时“如神在”,远时不触碰、“不言”…

孔子的这种对于“复杂系统”未知知识的态度,并不是单纯的不可知论的态度,而很多则是“不确定论”的态度。不确定,与不可知,是大不一样的。比如,我们现在还不可能将圆周率的3.1415926…写尽,但不等于它不存在,它就在哪里,可知,但不确定。

在二十世纪后期(不谈二十世纪初的概率论和量子论),科学界出现了两种“不确定论”知识,一个是以“远离平衡态”的自组织耗散系统为代表,探及到生命的构成,而它的“自组织”模型则是一个“随环境而适应”的不确定性模型;另一个是以“不稳定动力学系统”所肯定的“决定性混沌”为代表,承认“决定性”,又同时承认这个决定性是一个“抓不住”的决定性(如圆周率),它广泛研究“非线性”、“不可逆”过程,蝴蝶效应,就是从这里来的…

(三)

好,说“上智下愚”…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在这句话里,他一共说了四种人,却基本上也把人给说全了…

四种人中,第一种人是什么人呢?他们存在吗?实际上,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

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认为,第一种人是否存在,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他至少知道,他本人不是第一种人…

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孔子的态度是一贯的,上面说过了,就是“敬而远之”…

“姑且那第一种人存在吧…可是我没看见过,没看见就不好多说喽,多说了会得罪人的(小声点,里面有圣人的)…把圣人给得罪了,权威也就没了,权威没了,不确定性也就丧失了…所以圣人不能得罪。至于那些圣人们,到底有没有完全的知识,的确是个很难说明的问题…”

有一天,孔子又有感而发,他说: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圣人不好多说,自己总最了解自己。也就是说,孔子一直把自己,作为第二等人来看待,他说,“那些个先天就懂得道理的人,可能有吧,反正我不是。我只是多听、多看、与善人为伍…,我就是个二等公民。”

(四)

继续说“上智下愚”…

在孔子的世界里,无论如何,真的假的、有的没有的,反正存在这四种人…

上等人,次等,再次,下等…

这四等人,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

上等人,刚刚说过了,谁也摸不透他们;但有一点,他们是“生而知之”者,既然一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当然也就不需要继续学习了;也就是说,他们是无需改变的…

次等人,像他孔子这样的,有自知之明,不是生而知之,需要主动学习,主动改变…

再次的,不像他孔子那样的,不大会去主动学习,只有在遇到困难了的时候,才去学习,然后再用学到的知识去改变困境。

下等人,就别提了!他们即使是遇到了困难也不思量去学习,也就是说,他们不主动,也不被动,是“不动”!你想啊,对于不动的人,他怎么能够会改变呢?

所以,孔子才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说,在学习和努力做人和与人相处这些事情上,最上等的人,不需要变化,最下等的那种人,不可能变化…

《论语》里,还有一些其他类别的关于“知”的言语,也还有一些其他类别的关于对“不可知”的告诫…

这种“决定论科学”与“不确定性科学”共存的世界观,在那时,还真是只有孔子,不知怎么地,给捕捉到了…

(五)

后记:

西方人的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主要出发点的近代科学与哲学,不是真正全面的“科学”,它至少没有涵盖“不确定”的“后现代科学”…

反倒是孔子“以往”的“说得清”与“说不清”共存的“科学”,却涵盖了“现代”与“后现代”两方面的“当代科学全部”…

按照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里边猜测的…

中国人的生活,是用直觉(不确定)来达到理智(包含决定论科学的全面科学)的;而西洋人则正好相反,是用理智(决定论科学)来满足直觉(欲望)(外延到不确定科学)的…

这与我的判断正好吻合…

(完)

作者声明: 本专栏展示的文章皆为吴小萌原创,版权由作者所有,任何引用务必注明出处,任何构成抄袭的使用和未通过本人许可的使用,皆为侵权,违者必究。

注释: 该文章由作者赠稿,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