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行”的启发》

AC_Nautik_Seminar.jpg

Seminar von AC Nautik für das Küstenpatent in Kroatien. Seminare in Wien,Graz,Salzburg,Opatija, Graz und Zagreb.

吴小萌

(一)

《孟子》的之于孔子的进化,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以至于这个问题,一直遗留到了今天,还没有解决掉。

这样一来,孔孟、孔孟,实际上是一个混杂的概念,人们一边看《论语》,一边读《孟子》,导致思想和行为上的矛盾性非常大,也给攻击孔孟的人留以把柄。

孟子的之于孔子的继承问题,出现在哪里呢?

(二)

对于人,孔子是这样理解的:

第一, 人保留了所有以往动物世界的本性;

第二, 人进化出了“思想”;

第三, 人的思想,是可善可恶、不善不恶的,是可使社会和谐,也可使社会不和谐的。

第四, 所以,人是“性相近”的,但他可借助新进化出的思维,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来形成“习相远”的;

第五,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人伦),也是可以通过人的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找到什么是和谐,什么是不和谐,然后运行和谐,摈弃不和谐。

孟子不然,他认为:

第一, 人是从动物而来,没错,人身上所保留的动物性,都可以理解;

第二, 但是,人不光进化出了思想,还进化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善恶的识别能力”。也就是说,人的这个进化,是更深一步的,他有了思想,也同时有了“四端”;

第三, 这个“四端”很微弱(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几希”,但是它是“先天性地”就有的,不是后天产生的(孟子的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几乎所有的后儒,都是从这一点出发的);

第四, 人的任务,就是将这个“原来就有”的“微弱”的四端,通过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心”和“气”的技巧(后来的佛教,加强了这一点),来放大之,发扬光大之,从而使人伦社会和谐发展(孔孟的目标,还是一致的)。

(三)

孔子和孟子的这种分歧,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如我经常说的“狼和羊”的故事,按孔子的思想体系,多吃是不善;有克制的吃,则是善。

但如果按孟子的思想体系,延展开去,总会推理出“吃,就是不善”的结论来。

沿着这种“吃,就是不善”的想法进行思维,当然就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喽!当然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喽!当然就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喽!等等等等,不展开了…

孔子是从“利己”实现“利他”,孟子是从“利他”来讲“利他”。

(四)

下面我通过一个小故事,进一步看看孔子和孟子的区别:

《论语》,《公冶长》里有一段,很不起眼,说: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 “再,斯可矣。”

斗胆翻译一下,说,有个叫季文子的,这银,做事总是“三思而后行”,孔子听了,不以为然,说到,“咳!实际上,想两遍就够了…”

那么,所谓的“一思”、“再思”、“三思”,是什么呢?

我认为,所谓第一“思维”,就是原始动物的“思维”(或者我们不该称之为思维,就让我先姑且这么说吧),是本能。

承认动物性,是原始儒家的最伟大的起点!

历数哲学上的各家各派,任何宗教或学说,凡不以人的动物性作为根本认同来奢谈人的进一步行为的,总赶脚,最终总会有跨不过去的鸿沟出现。

孟子曾举过一个例子,他说:一个孩子落井了,我们本能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去搭救。

孟子在处理本能时,用了一个“乍”字。

杜维明说,孟子这个“乍”字用得好啊!真好!因为乍的状态,是不加“大脑”思考的状态,是“体知”的状态(注意,进入了量子力学状态了,不展开),是潜意识的状态(唉,都想挨上科学),是自然本能思考的状态。

孟子的理论基础,刚刚分析过,他是说,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人有“自然就有”的、上天赋予的、基因里包含的、无需学习的(虽几希,但存在,以后可以通过学习所掌握)分辨善恶的本领。

刚刚我也说了,比孟子年长三代的老师孔子,可真的不是这样以为的(传播学中,传播三次,三个80%相乘,还剩0.512)。

在孟子看来,“三思而后行”,已经远离本真久矣,太繁琐,太脑力,太麻烦。孟子认为,只需“一思”即可,一思便可唤醒本真,流程大大缩短,效率大大增加,没有浪费产生,真心好!

再强调下,在孟子体系中,有个十分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人,能先天地、自动地对结果产生判断,自动产生对善恶的判断,也就是说,人对善的选择,是与生俱来的…

孟子的想法和言论,很让人热血沸腾,很让人正义感陡升(是不是有点象周小平?),但由于这个想法不符合“生物科学”的本来面目,所以,他的这个要求,很多人做不到;或是少数人能做到,但却不能长久做到。

如果这个想法可以叫做“左倾”的话,那么,这个左倾错误一直延续到现在。以至于,“先天下之忧而忧”、“为人民服务”,由于做不到或很难长久做到,展现给人的,尽是虚伪;以至于,一本仁义道德的书,被鲁迅的“狂人”生生看出了“吃人”。仁义变成了吃人,就是对虚伪的严厉批判。

(五)

面对“孺子落井”,孔子的过程,先也是一“乍”,但这个乍,因人而异。

如果这人是个母亲,落井的“孺子”是她的孩子,便不假思索地、本能地上演孟子的过程…

如果这个人,不是母亲,且尚没有学到什么是对社会有利的和谐之“义举”,他便是个不相干的人,从而也不会对落井者有实质的过程;

如果这个人,是个恶银,巴不得仇银的孩纸掉到井里淹死(你不掉下去,我还想推你下去呢),则远远跑开,或袖手旁观、幸灾乐祸,甚至看看四周没有人,做“落井下石”之举动;

而如果这个关系,是个狼与羊的关系,则也可能会有动作过程出现,那就是,狼,奋不顾身地救下羊,然后吃掉羊!

我的几个比方,可能打得不恰当,但我只是想说,在孔子的过程里,乍,不可靠,因为它含有“好坏都有”的生物自然性。

(人之初,不是“性本善”,是好坏都有…以后讨论。宋朝的《三字经》,已经类似于从爬行动物,进化到了哺乳动物…)

(六)

一个男人,看见一个诱惑之女,都会有一致的“乍”的反应(是的,别避讳),但,他们会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把那美女按倒在地,进行快活的过程吗?现代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基本不会。他们要进行第二次的“思”。

这“再思”,就是过“礼”,也可以说是过“法”。男人在“礼法”的约束下,抑制了冲动,使行为回到“社会和谐”状态…

这“再思”,是个从感觉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程,是人所特有的,是经过大脑显意识的过程。这是一个放开或克制的过程,是一个需要能量的过程,是一个有点浪费的过程(精益管理之语。我搞过“精益生产”、“丰田模式”,不展开)…

我饿了的时候,看见一盘我钟爱的美食,如果不假思索,我会冲上前去,快乐享用…

但是,我是“当代人”,我的意识会提醒我回退一步,环顾四周,看看环境如何,应行如何的礼节,进而再行动!

“当代”,是随便哪个朝代,随便哪个环境,但是个有文化的环境。当你单独一个人的时候,实际上,也是要遵守一定的“进食之道”的,否则可能就会被噎着…(比方是否恰当呢?)

每个时代,每种境况,都会有限定你“吃”的一个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有的已心领神会,有的则需要进一步学习。

同样是吃东西,你在小吃摊享受,就不必华衣而坐,也不要心存洁癖之想;但如你出席颁奖晚宴时,你任何的不正规,都会被人抓到你不合礼仪的把柄而被诟病。

孔子的过程,不含虚伪,“今人”看孔子之虚伪(孔子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皆来自于由孟子引发的左倾之错误继承而发生的思想进化(别急着批驳我)…

(七)

宋明理学一群人,朱熹王阳明,都不同程度地继承了孟子(小程远孟,开程朱理学;大程近孟,开陆王心学,不展开),“先天下之忧而忧”,“为人民服务”,无不左倾,无不最终导致不切实际的虚伪…

鞍山的郭明义有句话,叫做“帮助别银,快乐志己”,非常好!当你觉得帮助别人有快乐时,你才去做,这才是孔子要推崇的…

但如果郭明义将这句话反过来说,那就更好了…“为了快乐志己,我才去帮助别银…”,这便是孔子的“一以贯之”、凡事从己出发之基础。

上世纪80年代有潘晓的“生活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所引发的人生观大讨论,最终的结论也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孟子的“孺子落井”,没有考虑到其他的一般状况,只是“母子”关系的自然外推…

孟子与孔子的区别,起始于这种“乍思”与“再思”的区别。孟子的“乍思”,影响了王阳明,最终导致进一步地引佛入儒。但是,孟子和王阳明,以及所有后儒们,主旨仍是努力的,仍没有放弃社会实践,甚至在他们的“左倾”上,更加努力…(嘿嘿,儒家嘛!不展开)

那么,“一思”、“二思”之后,孔子,为什么反对“三思”呢?

(八)

前几年,“新儒家”代表人物杜维明(也是孟子的信徒)与艺术家范曾之间,有几场对话…挺有意思…

范增讲: “小孩掉到井里了,救,还是不救?如果你一看,那小孩是地主的狗崽子,你肯定不就!”…

这段话的哲理在于,你“再思”,功利心便起。于是,“扶不扶”,便即刻上演于孟子的井边…

我坚信,那个范爷,他并不明白“一思”、“二思”、“三思”之间的差别,他的结论,是想说明,在孟子系统中,“一思”的正确,和,“再思”的危害…

而这个危害,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则大多出现在“三思”之中。

孔子说: “过犹不及”,语意深刻,是“一以贯之”的基础之一…在这个基础上,孔子,当然就会反对“三思”…

一思,是动物思维,不稳定,不足以产生和谐,是“不及”;

二思,调动了“法礼”,认清什么是当下的善恶之选;

三思,是“过”,产生纠结,产生功利思考。

在孔子那里:

第一:第三次思维,将在善恶边缘打转,将功利考虑复杂化;

第二:三思将使过程真正产生浪费;

第三:三思,还将使事物的次要因素挤进考虑范围,并产生纠结的“当断不断”…

回味一下,在《论语》《公冶长》一段,有句话,很不起眼: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 “再,斯可矣。”

这句话意思是说,有个叫季文子的,这银,做事总是“三思而后行”,孔子听了,说,“实际上,想两遍就够了…”

而成语的“三思而后行”,则是奉劝我们,凡事要思前想后、考虑清楚,有意思吧?!

(九)

最后放一个现代中国某处的一个场景:

电视台采访一个勇救落水儿童的小伙,问他,“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小伙回答,“我当时什么都没想,只想着救人。”

小伙的回答,是孟子式的回答,因为我们的教育,使孟子式的教育。

孔子式的回答,应是这样的:“我当时正在准备去赴女朋友的约会,听见有人喊小孩落水了,本来不想去的,后来一想,小孩家长不知有多着急呢,于是就先去救人了,我想,女朋友听了我的解释,也会原谅我的吧?!”


作者声明: 本专栏展示的文章皆为吴小萌原创,版权由作者所有,任何引用务必注明出处,任何构成抄袭的使用和未通过本人许可的使用,皆为侵权,违者必究。

注释: 该文章有作者赠稿,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