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看“爸爸去哪儿”

0-18.jpg

社会学视角看“爸爸去哪儿”

2013-12-14 解放日报

 

徐安琪 上海社会科学院家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著有《中国婚姻质量研究》、《父亲参与研究:态度、贡献和效应》、《风险社会的家庭压力和社会支持》和《转型期的中国家庭价值观研究》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论文100余篇。多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生产者等荣誉。

 

近期,湖南卫视引进韩国原版模式,推出亲子旅行生存体验节目《爸爸去哪儿》。这档真人秀节目一经播出,在荧屏上创造了始料未及的高收视率。

 

据其主创人员阐述,节目的主旨是弘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向“80后”父母们展示一部“生活教育百科全书”。参加节目录制的明星们,多为了“让子女多一些不一样的生活经历”。而纵览节目播出后整个社会舆论的发酵过程,幼儿教育专家们大多点评明星爸爸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为其方法上的优点或缺陷指点迷津;一些媒体误读了国外关于父亲育儿积极作用的研究成果,片面强调“父亲带大的孩子更聪明”、“父亲榜样缺失导致男孩 ‘娘娘腔’”;还有一些媒体,则更热衷于以“帅爸萌娃”的趣闻逸事、“星爸星妈”的情史秘闻等庸俗八卦吸引眼球。

 

让孩子获得生活经历和成长、向父母传递教育孩子的方法,确实对青年家长有启发和指导实际应用的价值。教育学专家聚焦于育儿方法的评论和引导,对于有孩子的家庭也十分必要。然而,从社会学视角看“爸爸去哪儿”收视热,似乎更应侧重于关注这档节目在当下的现代性意义。这或许是更重要的。与此同时,对于那些被专家和传媒误读的错误观点,也需要加以拨正。

 

  向社会诘问“爸爸去哪儿”

 

这档节目所引发的,将不只是关于亲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讨论,还将或多或少承载起更新社会性别观念的功用,有助于推动性别角色多元化、弹性化的现代性转变

 

众所周知,湖南卫视此次采用的节目模式引进自韩国。韩国MBC电视台在推出该节目时,采用的名称是“爸爸!我们去哪儿? ”。到了“湖南卫视版”,节目名称改成了“爸爸去哪儿”。改得好!这个新题目,不仅点出了当下中、韩社会普遍存在的父亲家庭角色缺位,也向社会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诘问:在孩子抚育和成长的关键时刻,爸爸去哪儿了?

 

父亲参与育儿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男性家庭角色的重构,是一个跨文化的具有现代性蕴意的发展趋势。

 

曾有一家美国知名周刊,请世界500强企业退休了的CEO们填写一份问卷。其中涉及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人生可以重新来过,什么是你绝对不能错过的?前10大企业的老板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竟然相同——“一定不放弃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美国政府“以儿童为本,对父亲角色和行为进行干预”的经验也令人叹羡。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于1995年发布备忘录,指令联邦机构将父亲研究纳入联邦儿童与家庭研究基金的资助范围,着力支持“父亲积极参与家庭事务”方面的研究;规定所有的执行部门或机构,要在他们的方案、政策以及研究中包括针对父亲的部分。该备忘录还促使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成立了父职执行部。在联邦机构的资助下,一系列以父亲参与为研究主题的专业会议在全美召开,一些全国性调查中增添了关于父亲参与的内容,诸多学术期刊聚焦父亲参与主题下的学术争鸣。随着社会各界开展了诸多与“父亲缺席”有关的公众讨论,组织了一系列致力于“提升父亲参与”的社会运动、针对父亲的教育与训练项目,“父亲研究”迎来新一轮高潮。

 

2010年,英国首相卡梅伦喜获千金,成为英国首位任内休父亲假的首相。卡梅伦也身体力行做着“好爸爸”的表率。日前,英政府宣布了一项更有弹性的父亲育婴假改革计划,以使父亲有更多的时间陪伴新生儿,并挑战“女主内”的陈旧观念。

 

五年前,我们曾做过国内首项关于 “父亲参与”的专题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父亲在“关怀、陪伴”角色上确有更多投入。比如,在给孩子买生日礼物、接送孩子上学、上兴趣班、给予孩子拥抱与身体接触、主动与孩子沟通上都有更多积极表现。高学历的父母在陪伴孩子方面尤其有更多的自觉和参与行为。但是,在婴幼儿期给孩子换洗尿布、洗澡,在儿童、青少年期的日常照料方面(包括参加家长会、学校组织的活动、辅导检查作业等),父亲依然严重缺位。观念越传统的父亲,参与得越少。根据2010年进行的第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在40岁以下的被访父亲中,最近一年从不或很少照料孩子生活的占到70%,从不或很少辅导孩子功课的为47%(母亲在这两项内容上的表现分别为7%和20%)。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竞争激烈、流动频繁、工作节奏加快的今天,性别角色更宜推崇多元化和弹性化,以应对剧变社会难以预期的风险和压力。比如,一些妻子在事业上更成功,加班或出差更多;一些男性失业或找不到理想工作;离婚后需要一方独立抚养孩子,等等。而大多数社会往往仍遵循“男主外女主内”的陈规。上述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也表明,高达58%的被访者至今认同“男人应以社会为主,女人应以家庭为主”。当《爸爸去哪儿》中的明星爸爸们不会烧菜做饭、不会给孩子梳头穿衣时,观众通常以善意的笑声给予包容和理解。但假如这些问题发生在妈妈们身上,估计求全责备她们的声音不会少。

 

值得欣慰的是,参与节目录制后,那些原先自以为称职的爸爸,却在最简单的照料孩子的任务中束手无策、洋相百出,从而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不太专业的爸爸”,“因为平时做得不够好所以原形毕露了”;并感悟到“妻子非常伟大,能把孩子带到6岁,我带了3天就快崩溃了”;或认识到“孩子是需要陪的,需要时间去沟通和交流。我会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留出更多的时间来陪她”。

 

可见,“爸爸去哪儿了”这一诘问,传递了家庭育儿父亲不宜缺位的现代新观念,也因其紧贴时代脉搏,注定将掀起一场讨论“父亲角色如何重建、亲子如何共同成长”的热潮。从社会学视角来看,这档节目所引发的,将不只是关于亲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讨论,还将或多或少承载起更新社会性别观念的功用,有助于推动性别角色多元化、弹性化的现代性转变。这种由一档综艺节目引发的广泛关注,恐是书斋中的学术研究难以达到的。

 

  父亲带大的孩子更好?

 

类似“父亲带大的孩子更聪明、更独立和全面发展”这样的说法,实属片面。多数研究显示,父亲和母亲参与养育对于孩子的意义是同样的,且是互补的

 

社会学的相关研究均表明,父亲的育儿投入,不仅可加深父子间的相互了解,密切父子感情,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可增进婚姻关系,并让父亲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促使父亲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父亲的育儿投入较多、质量较高,孩子受益更多”,已被不少研究验证。那些父亲承担了40%或以上照顾任务的学龄前孩子,在认知发展上得分更高,对环境更有控制感,也表现出更强的共情能力。研究结果还显示,父亲的育儿投入,不仅有助于亲子和婚姻关系的融洽,同时,在育儿过程中,他们自己也体验了为人父的喜悦和自豪,获得了被孩子需要的价值感。大量父亲认为,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进步,都令自己感到兴奋、骄傲;养育孩子,使自己更有爱心、更成熟、更有责任感,并激励自己积极进取、获得成功;与孩子的交流使自己变年轻、给自己带来乐趣和成就感,为此新学了很多知识,得到很多收获,还可扩展自身的社会资本。也就是说,如果父亲能积极参与育儿,能从中受益的,将不仅仅是孩子,而是整个家庭。

 

当然,尽管人们对于父亲参与的重要性的认识需要提升,但也不应过分放大父教缺失导致的不良后果。比如,一些专家和传媒似乎误读了父教缺失的不良影响,强调“父亲缺失的孩子更容易违法犯罪”、“母亲更溺爱孩子”等,都有失偏颇。

 

国外“父亲缺失(FatherAbsence)”的概念,通常指的是因父母分居、离婚或父亲死亡等形成的单亲家庭子女缺少父教、父爱的现象。显然,这与我们一些专家或媒体所认为的“父亲缺失”等同于“父亲因为工作压力大或出于传统观念而较少参与子女教育”完全是两个概念。一些专家反复引用的所谓 “美国60%的强奸犯、72%的少年凶杀犯、70%的长期服役犯”来自“父亲缺失家庭”,实际上是无父单亲家庭。也就是说,欧美国家所讨论的父亲缺失的严重后果,主要是针对离婚率上升、单亲母亲增多(尤其是一些未婚爸爸逃避抚养责任,而缺乏资源的少女妈妈又难以给孩子提供较好的成长条件)而言的。它强调的是,在那样一个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认知、情感发展、心理适应、学校表现和攻击控制等方面逊于双亲家庭。这和双亲家庭中父亲参与较少不是一回事。

 

类似“父亲带大的孩子更聪明、更独立和全面发展”这样的说法,实属片面。研究显示,比父亲的男性特征更为重要的,是父亲的养育方式,而父亲角色与母亲角色间的差异,并不那么重要。也就是说,父亲与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差别不大。多数研究显示,父亲和母亲参与养育对于孩子的意义是同样的,且是互补的。未见有研究表明,在家庭教育中,谁的作用更大,或主要由母亲养育的孩子智力差、更依赖、犯罪率更高。至于溺爱型教养方法,无论在父亲还是母亲中,都只占少数。不少经验研究表明,溺爱型教养方法未呈显著的性别差异,甚至显示母亲反而更少溺爱孩子;相较于母亲,父亲采取不适当教养方式的更多。

 

此外,“父亲榜样缺失,导致男孩‘阳衰’、‘娘娘腔’”的流行观点,也并无经验实据。尽管早期的性别角色理论,侧重于研究父亲与儿子的男子气之间的关系,但并没有发现两者具有稳定的相关性。史蒂文斯通过对6420个核心家庭和14000个无父单亲家庭的追踪研究发现,父亲缺失家庭和双亲家庭中的孩子并无显著差异,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在没有父亲的环境下也能得到发展。原因之一,儿童生活中的其他男性(如朋友、亲戚,甚至大众传媒或图书、游戏中的男性形象)都为其提供了榜样;之二,儿童期同伴的影响或要大于父母对其的影响。也就是说,父亲未必是儿童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性别角色榜样、社会化的引导者。青少年也并非生活在所谓的“女人圈”中。

 

(文字来源于网络和微信,出处不详,若有侵权请24小时内直接与本网站联系,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不少研究还发现,尽管简单的双变量分析表明,父亲缺失的男孩与双亲家庭存在显著差异,但如果控制了有关家长的教养态度、教养方式以及亲子关系等变量后,这个差异就不再显著。换言之,家长的教养理念、特征以及良好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和谐的、支持型的家庭生态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

 

所以,父职缺失之所以会产生不良影响,不是因为孩子缺乏性别角色榜样,而是由于父亲参与的多面向作用(包括经济的、社会的和情感的)没有实现,或者没有恰当地被实现。在日常照料上,父亲也许不及母亲更擅长、更细心,但父亲还可以通过他们所传递的行为、态度、信息等来间接地影响孩子。没有研究表明,以母亲为主的抚养教育方式会导致男孩所谓的“中性化”、“娘娘腔”。随着中青年父亲对孩子关怀陪伴的增加,所谓的男孩“阳衰”、“娘娘腔”等片面论断也将越来越站不住脚。

 

增进父职参与需要社会支

 

  父职参与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亲属网络、社会组织、职场、社区以及政府公共政策的支持。在倡导性别角色多元化、弹性化的社会观念上,传媒还可以做得更多

 

其实,无论是推崇男孩刚强、独立,还是要求女孩温柔、文静,所谓的“因性别施教”背后,是陈旧过时的性别角色教育观。一些传媒乐于夸男孩具有“纯爷们”的男子气,评女孩“漂亮”、“乖巧”或“小小女汉子”,表面上是对男孩女孩性别特质的肯定,实际上都是传统社会刻板印象作用下的结果。

 

目前,双性化教育已成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新理念。在《2003—2004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在教育领域促进性别平等的四条标准,给各国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以理论和实践上的有力指导。台湾地区在其颁布的国民教育阶段有关课程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求“学习双性化(刚柔并济)的性别角色,并应用于家庭、学校与职场”。大多数研究表明,具有双性化特质的男女,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自我评价等方面都优于单性化者。双性化是一种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心理特质,也是信息化、多元化时代性别角色发展的趋势,是顺应时代进步的世界潮流。

 

那么,既然增进父亲的育儿参与有那么多积极作用,我们可以为进一步推动这一进程做些什么吗?

 

从家庭生态学的视角来看,父亲的抚育参与不仅依赖于妻子和亲属网络微系统的支持,也受到整个社会的组织、机构、文化、亚文化环境等宏观系统的制约。也就是说,父职参与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亲属网络、社会组织、职场、社区以及政府公共政策的支持。

 

欧盟积极倡导其成员国发展家庭友好政策(诸如父亲育儿假、亲职假、特殊育儿假和灵活的弹性工作制等),试图将孩子照料责任从私人领域转移到公共领域。其中,北欧国家更是鼓励父亲参与育儿的典范。例如,瑞典法律规定父亲育儿假不可转作他用,多休产假还可领取高额“平等奖金”,以促进家庭责任承担上的性别平等。

 

相较而言,我国在鼓励父亲参与抚育方面的公共政策基本缺位。其中,给予父亲的在子女出生时享受的所谓“照顾、护理假”,只是为了鼓励计划生育的政策中的一部分。当前,上海男性只有3天“照顾、护理假”,且只有在晚育的情况下才可享受。因此,建议从儿童本位和性别平等的视角出发,制定增加男性带薪育儿假、设立满足子女紧急或临时需要的亲子照顾假、试行弹性工作制等公共政策,这些都是政府可借鉴的可行方案。

 

从社会支持角度来讲,推进父职教育和训练的普及也非常必要。如,社会组织可开展婚前或育前教育,组织成人培训、开展亲子一日游等活动;学校开展有计划的亲子活动,让爸爸推荐一首最喜欢的歌曲、给孩子写一封信、推荐一本自己曾经读过的书;邀请各行各业的爸爸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来给孩子们做讲座,开展“我和爸爸去旅行”等活动,都值得提倡和发扬。

 

传媒除了关注明星父亲在育儿中的参与,更应关注普通家庭的父亲参与,包括流动人口、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中的父职缺失。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在0—17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中,父亲外出打工的占83%(其中父母一同外出打工的占47%)。因此,我们期待类似《爸爸去哪儿》这样的节目未来能够不只是以明星来吸引眼球。如果参与节目的家长能够来自各行各业、不同社会背景,是否更有助于大家思考,究竟怎样才是一个称职的爸爸、亲密父子关系的典范究竟是啥样?

 

此外,在倡导性别角色多元化、弹性化的社会观念上,传媒可以做得更多。对包括“男人以工作为先,女人以家庭为先”、“男人抚育孩子的能力比女人差”、“管教孩子还是应该遵循传统观念中‘严父慈母’的角色分工”、“养不教,父之过”、性别角色教育中“男孩要有男孩样,女孩要有女孩样”等在内的刻板观念,都要进行批判性分析,以更多元、均衡的方式来勾画两性形象。这将不仅有利于男女在性别角色上的平等自主选择和全面发展,也有助于增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和谐美满。

 

(演讲时间:12月3日)

文章来源:http://www.jfdaily.com/a/7540820.htm

 

(文字来源于网络和微信,若有侵权请24小时内直接与本网站联系,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