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伦敦、波士顿等公认的学术之都相比,北京存在哪些差距——
目前,北京正在努力建设世界学术之都。作为首都,北京在学术资源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内无出其右,然而走出国门,与伦敦、波士顿等世界公认的学术之都相比,北京还存在哪些差距?如何才能将北京打造成为真正的“学术之都”?
5月31日,来自清华、北大、人大等京城多所高校的校长和专家学者围绕“建设北京学术之都”这一北京社科规划重大项目展开讨论——
【定位:建什么】
“我们要通过研究建立一种学术自信,但不是自我”
李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建设北京学术之都研究”项目首席专家):建 设“学术之都”指的不仅是建设“中国学术之都”,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建设“世界学术之都”,即成为在传承和弘扬学术传统方面有突出性贡献,在发展和提升学术 水平方面有标志性学术成果,在学术人才培养和建设方面有领军性人物和团队,并对国内外学术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国际性学术大都市。
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北京时提出“五个之都”,其中“先进文化之都”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与“学术之都”直接相连。
学术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成体系的高层次文化。学术的发展特别能体现文化的精髓,彰显文化的魅力。可以说,学术乃是先进文化生产的重要源泉。同时,学术的发展还有助于学术人才的聚集,以及学术人才的培养,从而促进“高端人才聚集之都”建设。
韩凯(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
“学术之都”要有高起点,我们力争站在世界“学术之都”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同时,也要兼顾历史。对北京来说,三千年的建城史和八百年建都史,附着了政治、文化、外交等方方面面的功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研究“学术之都”,还要辩证地来看待几个关系。比如说“学术之都”有形和无形的问题,学术与文化以及相关的政治和国际交往的关系。我们要通过研究建立一种学术自信,但不是自我。同时,还要有包容、开放、创新,并具有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思维方式。
董晓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从北京学术史的角度来说,北京建设“学术之都”有这样一些支撑条件:北京在众多的文化名城中是最有政治文化影响力的首都城市,是中国高校最多、文化遗产分布最多的城市,也是全国性的宗教机构、外国使馆、驻华国际组织的所在地。
北京既是中国学术历史之城,又是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的创造空间,拥有融合新旧文化的学术研究和教育系统。现存北京内城中,保存了明清宫廷衙署和学府的重要旧 址,如故宫、国子监、贡院和皇家图书馆皇史宬等,它们已经转为国家公有文化财富,成为北京特有的公共领域资源,并在不同程度上与北京的现代学术活动有联 系。
【反思:缺什么】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表现在学术上就是正常的学术批判很少”
陈吉宁(清华大学教授,校长):
“学术之都”强调的不是学术的“大”,北京的学术体量已经够大了,关键还是“好”和“强”的问题。目前中国大量的学术研究都是在全球出现几千篇、上万篇文章的时候我们才跟进,这就意味着在学术创造上、在思想领先上的都不是我们。
要成为“学术之都”,应该是引领,而非跟从。而这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我们缺少学术自信。大家为什么愿意做热门?因为风险小。冷门的领域有可能永远冷、有可能失败。
确切来说,中国今天最缺少的是学术批判精神。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表现在学术上就是正常的学术批判很少。建设“学术之都”,如果没有学术批判就没有学术自信,也就很难去引领。
韩震(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党委书记):
“学术之都”一是要有深厚的累积,二是具备创新能力,三是有强大的传播能力。
从累积来说,北京有这样的地位,而且我们国家正处在上升期,大家都会讨论中国为什么发展这么快,中国发展起来将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改变,这种关注对于建立“学术之都”有一定的好处。
但我们在创新方面的能力还是弱一些,我们往往是一个追赶者,跟着人家的话题讨论、对话,自己缺乏理念、范式上的提法,我们自主议题设置的能力要想办法提高 起来。说到这儿,我就觉得实际上中国吃亏就吃在我们这个文化跟别人不一样,语言跟别人也不一样,人家是拼音语言,我们是方块字,其他国家的语言很快就互相 理解了,到中国以后这个难度就大很多。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至少在初期我们需要提高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现在北京面临城市转型,要把世界高端人才都聚集到这儿来,就应该在北京现有基础上,展现出一种包容的气度,创造一个所有人进来就觉得能够成为这里一份子的环境,使其能够获得其他地方所没有的资源,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世界性的“学术之都”。
此外,如果我们讲出来是一套很好的东西,我想外国人会很高兴、很主动地学习你的语言,来了解你的东西。否则哪怕我们是创造性的研究,却是用很陈腐、很教条的话语包装起来,即使翻译过去,他对你的东西也毫无兴趣。
【争论:度在哪】
“在某种程度上,应当重塑象牙塔”
陈吉宁:
大学除了创造知识的功能之外,还有对社会反思的功能。通识教育、博雅教育最好的学校往往远离大都市,从而抵挡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带来的一些浮躁的东西。只有离开这种功利性,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在学术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但是大学本身跟城市的关系又很复杂,它又能够带动城市的进展。我记得英国人有一句很有意思的名言,说你要建设一个伟大的城市其实很简单,先建一个学校,把 它建成全球最好的学校,等五百年后,这个城市一定是全球最好的城市。这里讲的就是大学对于资源的聚集作用和对城市的影响。
文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原校长):
随着北京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商业气息和商业原则逐渐渗透到我们的学术领域,这对“学术之都”的建设、对学术发展是不利的。现在好多大学老师的科研项目,不 一定是最前沿的,而可能是跟从别人的,有些通过跟企业合作,持有一定的股份,以股份进行再投资,这里面就跟经济利益联系得比较紧,离学术要求的原创可能就 比较远。
我们谈到高校的建设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促进经济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主导方向。但是谈到“学术”这两个字,我觉得还应该跟实际保持一定的距离,不 能完全一致。当初我曾经坚决反对象牙塔,现在回过头来看,象牙塔的存在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和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应当重塑象牙塔,或者说在大学里面保留一部 分或一定程度的象牙塔,要有像陈景润这样纯粹的专家学者,并且从制度上予以保障。
【探索:如何建】
“搞好本土化,在世界上才有发言权”
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
建设“学术之都”,首先就要处理好中西关系。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三四十年代出去的中国学者往往有着比较坚实的中学的基础,但是现在出去的基本上都是受到西方的教育,真正要摆脱这个思想太不容易了。
我们应当在理念上明确,我们自己的东西才是最核心的。正所谓,越是地方的越是世界的,越是传统的越是世界的。当然,这个话你把它无限推广肯定荒谬,但它还是很有道理的,也就是说看重自己的传统,看重自己现有的东西,只是需要进行很好的提炼。
关于中西关系我曾经说过“三个再”——对国外的东西要再评判,对自己的东西要再认识,对现实的东西要再提炼,这样才能够搞好所谓的本土化,在世界上也才有我们的发言权。
洪大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教务处长):
建设“学术之都”,不仅是意味着资源、人才、学术活动、学术组织等等的集中,更重要的是坚守一种学术灵魂、培育一种强大的气场,这种气场应是渗透着实践关 怀和世界眼光的、包容的、平等、探究的学术研究氛围,最重要的是崇尚原创性,关注真问题,要有一种关注当下又超越当下、关注中国又超越中国的意识,我们需 要对未来中国以及世界将会发生的变化具有高度敏感。如此的氛围也许才是“学术之都”的真正内涵。有了这样一种氛围,它自然就会凝聚优秀学者,激发创新思 想,产生具有广泛且深远影响的学术成果。
李正风(清华大学教授,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
“学术之都”的建设实际上是一个比较长期的任务,其中包括文化方面的基础建设,比如建立一种健康的学术文化。具体而言,我们需要一种符合科学研究特点与规律、能够提高研究质量的同行评议。
其实中国现在同行评议都在做,但是形式多于实质。在同行评议时,人们可能会找自己比较熟悉的一些专家,或者是倾向于自己意见的一些专家,这和真正意义上的 学术界的同行评议有本质差别。如何树立追求卓越学术的科学价值观,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文化,应该成为建设“学术之都”的一个重要方面。
(该文章来源于网络,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出处不详,若有侵权请24小时内直接与本网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