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世界,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功。但代价是什么呢?这是阿拉巴马汉茨维尔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in Huntsville,UAH)管理学副教授Eric Fong博士在他学术生涯的关键时刻对自己提出的问题。
Eric Fong博士回想起他刚刚获得博士学位时的光景,“这些年我在许多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章,但当编辑们要求我毫无缘由地引用他们杂志的内容,面对这种这种有违伦理的要求,我在思考,是发表?还是不发表?”
他的困惑不仅仅来自于期刊杂志都具有良好声誉、信誉这一事实。他想,也许这本就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吧,只是作为学术界新手的他不了解而已。于是,他决定去他的同事——工商管理学院经验丰富的教授Allen Wilhite那里寻求建议。
这位发表论文长达二十年的Wilhite博士表示,他也从未遇到这种情况,真是令人瞠目结舌。然后二人咨询了学院的其他同事是否遇到过相似情况。有个别人表示遇到过这种情形,但大多数人没有。
然而,现实状况要求Fong博士默许编辑们的这种无理要求,因为如果想要成为学院的终身教授,必须发表文章,所以当时他妥协了。不过,Fong博士说:“一旦我获得了终身教授的职称,我将对这一学术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而一年之后,Fong博士和Wilhite博士真的履行了这一承诺。
该项目以一项调查开始,Fong说:“我们的调查问卷必须足够吸引人,因为我们正在调查的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此外,调查内容应尽可能简短。如果内容过长,参与调查者会失去兴趣,所以我们必须摒弃没有意义的问题,直接调查核心内容。”
最终,调查问卷汇集了20个问题,包括:调查参与者是否听说过有人被强制在文章中添加更多的引用,调查参与者本人是否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形,哪些杂志曾提出过这种要求,参与者是否默许了这种要求,他们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参与者的职称头衔和他们是否是文章的唯一作者等问题。
Fong博士表示:“我们认为,这些杂志编辑知道他们正在做着一件缺乏职业道德的事情,所以如果他们想提出这种要求,他们更倾向于向助理教授而不是教授提出。同样,编辑们更倾向于向独立作者而不是集体作者(一篇论文由多位作者共同完成)提出这种要求。因为,集体作者人数众多,编辑们不得不挨个说服。”
随后,该调查问卷以邮件形式发给了50000名参与者,这些人的研究领域涉及商业和社会科学。Wilhite博士笑着说道:“这些参与者的名单是我们花了大力气确定的。”但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之后的六个月时间内,总共收到了超过6000份回复,这令人惊喜的回复率提供了足够多的数据来验证这些假设。
Fong博士说道:“我们仔细研究了每一份问卷,发现强制引用的确是令人不适却又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编辑们也的确将目标锁定在了独立作者和职称较低作者所提供的稿件上。此外,这种现象在不同学科中出现的程度也不同,商业期刊中这种现象很普遍,而社会科学类期刊中这种现象则较少。”
最后要做的就是分享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已经将这篇名为Coercive Citation in Academic Publishing的合著文章提交给了著名的Science杂志。Wilhite博士表示:“他们要求我们确保这些统计数据具备严格的准确性。”不久之后文章见刊了。
Wilhite博士说:“文章的反响很好很强烈,我认为人们正在觉醒,有很多人写信给Science杂志的编辑,我们从那些过去相识却好久未见的人那里得到了许多评论。一家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杂志发邮件给我们,表示他们一直有编辑收入这一项,但从现在开始将停止这样做。”
受到这些积极反响的鼓励,Fong和Wilhite博士计划进行拓展研究。Wilhite博士说:“我们已经了解了商业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强制引用现象的现状,那其他领域呢?”于是,他们齐心协力将调查问卷的对象扩展到了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们,问卷延用了之前制定的内容,并增加了一些学者们遇到的其他学术不道德现象的问题。
Wilhite博士表示:“在社论中,我们会看到荣誉作者和无偿作者的出现,即那些出现在文章署名中却并没有参与文章撰写的作者。这属于学术研究界的小诡计,所以我们决定同时对这一现象展开调查。”
第二次调查的参与者有10万名之多,同第一次一样,这次调查也收集到了几千份回复。不同的是,这次研究得到了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科研诚信办公室的212000美元的科研拨款。Wilhite博士雇佣的阿拉巴马汉茨维尔大学的学生表示:“他们很享受整个研究过程,乐在其中,他们真的很棒。”
至于研究结果,他们尚未公布。Fong博士计划于2015年5月底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第四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上,将研究成果以名为“学术研究中的作者身份和引用操纵”的演讲与大家共同分享。
Fong博士表示:“去巴西参加大会的好处之一就是我们会从那里的专家那儿得到反馈。”Wilhite博士补充道:“在那里可能会有新的想法产生,或者人们提出的建议有可能开启第三个调查研究,他们作为目标受众可能会有独到的见解。”
同时,他们已经提出部分解决方案,如当收到强制引用要求时鼓励青年学者发声,以及在期刊评级时减少影响因子的使用。Fong表示:“影响因子数值体现了期刊被引用的次数,其中也包括期刊自我引用的次数,这也是强制引用这一现象的根本诱因。”
然而,这些研究最终是否会在学术出版界产生巨大影响仍有待观察。要改变这些现象还要取决于编辑自己的责任感,就像Wilhite博士指出的那样:“我们没有任何权威,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问题暴露在聚光灯下。”这也正是这两位无畏的研究人员想要做的。
Fong博士表示:“当错误的事情发生时,你将它指出并希望得到回应,如果回应迟迟不出现,请坚持!”
来源:科学之家 http://www.kexuehome.com/articles/20150326957.html (该文章来源于网络,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若有侵权请24小时内直接与本网站联系。)